2016年2月4日星期四

华南师大附中(Part 1)

这是一个纯吹水的系列。只有片段,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没有中心思想。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暑假被带到华南师大附中,参加某整数周年校庆,然后被告知「你以后就要来这里」。顺便值得一提的是,「你家里有 20 名校友」。

所以那些 Ivy League 校友硬要把小孩塞回去的剧情其实是很 make sense 的。


奥校初中还是一个班的时候,每年通过特殊招生考试在全省内招 40 人。我们那一届,在考试前就确定了 8 个保送生,其中有 3 人没考上前 40,所以最后榜上有 43 人。很不幸,我是其中的 42,被告知不享受保证上华附高中的待遇。意思是说,如果我高中考不上奥校就要正常参加中考,由中考决定我是否能留在华附。

事后证明这是 bullshit,所有榜上的 43 人都是保证上华附高中的,这是为了让你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参加初中竞赛。我是考上了高中奥校的,所以我不需要享受这一待遇。我知道这件事情是 bullshit,因为这 3 人中有人没考上,但老师还是直接把他当作保证上华附高中的处理了。

我们班初中实际人数 58,这和上述 43 相差 15 人。这 15 人是从华附新生入学的分班考试中选出来的,他们不享受上述待遇,所以考不上高中奥校就有考不回华附的风险。当年华附的一个高中保送名额就给了我们班一位没考上高中奥校但学习很好的同学,以保证他能留在华附。

只要能留在华附,就算没考回奥校也是可以要求回奥校,这事情可商量余地很大。背后的理论是,初中竞赛培训资源投入这么大,高中因为你没考上就不继续的话沉没成本很大。只要你愿意冒这个险,高中可以继续把竞赛培训资源投入在你身上。(冒险是指竞赛最终拿不到保送时才回来准备高考的话,你的高考备考进度比正常人落后。)

我们班就有人选择了不回来奥校,高中三年都在普通班度过。


奥校初中只关注数学竞赛,高中分为数理化三个特长组。我通过化学考回奥校高中,进的自然是化学组。但过了一年后我就发现我其实不是那么喜欢化学,因为理论不够 unified。我不想转组,我想退组,因为我想搞计算机竞赛,数学和物理都不如计算机吸引,但计算机组不存在。

退组往往意味着放弃竞赛转攻高考。通常高三开学知道竞赛保送无望的人就会选择退组,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准备高考。我提出退组,班主任说不行,要退就只能转去普通班。显然我不想转去普通班,我能猜到他这样做的理由,所以我就让他两害选其轻。

要么我退组,作为全班第一人主动放弃数理化竞赛,承认自己在数理化竞赛上无望保送,使班上其他人意志动摇,可能引起更多人退组。要么我不退组,所有化学特长课旷课,造成更坏的影响。班主任显然知道该怎么选啊,所以结果就是我退组了,然后公开宣布我退组是为了专心搞计算机竞赛,没有人动摇跟风退组。

然后我高二就通过计算机竞赛拿到保送资格了,没有人因为退组的事情回来烦我。(当年只要是华附的学生,拿到保送资格的话中山大学都乐意收,所以不用担心没有学校要。其它中学就不一定了。)

系列索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