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3日星期一

《Age of Ambition》——中国人追求的是什么?

在中国放了三个星期的假,顺便看完了一本《Age of Ambition》。这是一本讲述 90 到 00 年代中国人追求财富、真相和信仰的书,作者是 Evan Osnos,他曾经被 The Chicago Tribune 和 The New Yorker 派驻中国。

这本书没有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只是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来向读者介绍中国人在追求过程中的起落而已。书在开篇就说了,在中国如果拿最富裕的城市和最贫困的省份做人均寿命和收入比较的话,差异将会和拿纽约和加纳做比较一样大。因此宏观的统计数据并不能代表谁,每一个中国人的追求过程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 80 年代以前,由于贫穷和体制,中国人没有财富可以追求;没有手段挑战政府宣传和审查,所以也没有真相可以追求;没有机会去接触到外界,所以除了共产主义以外也没有信仰值得追求。但这一切,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转变。中国人从工作和婚姻都不能自由选择的时代进入了选择过多的时代,这时候人们变得有野心去追求更多的选择,但政府却开始觉得有必要引入更多的限制。此后的故事,也就围绕着上述两者的冲突而展开。

具体的故事我就不复述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书。我只是想说书中有两个观点是让我感受深刻的。本来在中国放假就能感受到中国和美国的差异,选择在这个时候读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就会加深这种印象。

第一点是中国人在追求目标时总是要 elbow one’s way through,直译就是「用手肘推开别人」。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自己一直是这样做的,身边的人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从来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有对比的话,你就会发现其实这并不是最舒服的做法。推开别人的人,可能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因为有人挡住自己了嘛。很可能的情况是,挡住自己的人文化背景跟自己不一样,礼貌地叫对方让开完全是鸡同鸭讲,所以干脆推开就好了。但是被推开的人就会觉得不爽了,明明自己站在原地好好的,为什么要被你推开?

第二点是无论你做了多少的积累,在中国随时都可能发生让你积累顷刻全无的事情,所以人人都必须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普通人不敢帮助路人,时刻警惕别人碰瓷。就算是做到位高权重了,一不小心有个部下跑去美国领事馆寻求庇护,自己也就完蛋了。在这种人人自危的氛围下,谁都不能够说自己积累够了停下来享受一下,只能拼命地往前跑积累更多,以求意外发生时能有足够的资源自保。

这两点是我明显能感觉到生活在中国就必须在心理健康上付出代价的地方。当然,人要有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生活在中国就必须为此而优化策略。但如果有更多的选择的话,不同的人就会有不一样的追求了。书开篇第一章讲的是一位台湾士兵叛变到大陆的故事,最后一章讲的是一位中国律师逃往美国的故事,这正好反应了中国人追求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