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5日星期五

中国人才市场暴缺testers?才不需要呢!

报纸上常常刊登这样的消息,看过之后就觉得超好笑,中国很多有软硬件开发能力的企业都可以站出来说自己缺tester,但真的要招tester吗?你去问问老板或者负责成本控制那位,肯定say no。

中国人还是习惯一次性购买商品的使用权,不懂后期服务是什么,既然买方是这样的思维方式,那么卖方就只有跟随。看起来功能相同的商品,一个质量差一个质量好,肯定后者贵而前者多人买的,既然这样要多赚钱就必须作质量差的然后多出货。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开发者都会选择多快好省的开发途径,而不注重质量,特别是在好不需要核心技术的领域。

如何才能多快好省?拿网站开发来说,例如ASP/PHP之类的,就是直接搜索有没有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同类应用,最好能够搞到源代码,然后直接打开源代码修改到符合客户需求就交货。但实际上对程序质量有一定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随便找来的源代码本身的质量就无法确定,可能高也可能低,在没有官方文档的情况下直接阅读代码来理解然后动手修改,很容易就会导致稳定性和安全性暴降。关于这个原理的证明,可以以“动网论坛”来举例,有人曾经说过“越是正规的网站,在使用‘动网论坛’时就会作越小的改动”,而看看那些加到满身都是插件的动网论坛,往往都是一些小组织搞出来的“看起来很Cool”的论坛,漏洞满身,要搞热不容易,搞热了就容易受攻击。

多快好省到底省多少?一个网站完全重新设计造价¥6000,找一个次品改一下充给你¥2000;一个网站完全重新设计造价¥2000,找一个次品改一下充给你¥500。只要有一个人开始拿次品出货,市场就会被他的出价扰乱,然后到底一个网站值多少钱就没人知道了。而背后的关键原因就是一个网站的质量是无从评估,至少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此。除非作为买家的一方有专家负责察看源代码来估计质量,否则仅仅看看使用起来的效果如何,买家肯定无法判断为什么看起来类似的东西价格差异能够那么大。

回到tester的问题上来,既然造价¥6000与¥2000的东西客户不容易区分,那么产品是否经过完善测试客户就更无法区分了,这时候雇用tester就显得非常多余。说到这里我就突然想拿Dell来举例,Dell就属于没有核心技术也要冲高端产品的,它能够在高端组件(例如CPU/显卡)出现后立刻发布使用该高端组件的PC,但是该高端组件和PC内的其他组件兼容性如何呢?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呢?Dell是不知道的,仅当出现相当数量的问题反馈时,Dell才开始想办法解决此问题。

Dell在PC方面的例子,例如XPS产品线,我不了解无法举例。但是Dell在05年底Handheld市场发布的X51系列却是一个明显的例子。X51v发布时是Dell的最高端机型,拥有VGA屏幕,预装Windows Mobile 5,售价¥4000左右,当时能够拿来对比的是HP的hx4700。hx4700是HP的旗舰级产品,拥有VGA屏幕,比X51v早很多发布,所以安装的是PocketPC 2003 Second Edition,但售价却近¥6000,承诺在Windows Mobile 5发布后提供免费升级。大家能看到的情况就是,X51v简体中文发布后有一段时间了,hx4700还是没有提供简体中文版的Windows Mobile 5免费升级,而英文升级早已出现了。这时候你就应该考虑是以下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1. HP的技术弱,或者服务部门不抓紧,Dell都把使用简体中文版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了,HP还不能把一个升级放出来。
  2. HP或者是MS在制作简体中文版升级时遇到问题卡住了,而Dell忽略该问题直接把产品投放市场。

结果看起来更像是第2种情况,X51v出现了不少软件bug,官方惟有靠发放补丁来解决问题,而且简体中文版还会出现一些英文版没有的bug。而这就是没有经过完整测试的结果。不过X51v的购买者则还是有机会在那里吹,看看你们花了¥6000买hx4700的还在那里无奈的等待HP发布升级,我花¥4000就用上了顶级的Windows Mobile 5产品咯。

1 条评论:

  1. 这应该就是Marketing在中国实践常遇到的“逆向选择”吧,优质的反而被淘汰,逼着整个行业一起价格跳水。原本有良心的企业为了生存只好压成本,寐着良心以次充好。看看中国乳业市场就知道……

    回复删除